笔趣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中国野史大甩卖 > 第42章 乱世能臣陶侃

第42章 乱世能臣陶侃(3 / 7)

人,扰乱军心!”

这番话传到陶侃耳中,他心中既感激又坚定——此生能遇刘弘这般知遇之主,必当以死相报。领兵前往江夏途中,陶侃并未急于进军,而是先派人探查叛军的虚实:张昌叛军虽人数占优,但粮草匮乏,且沿途劫掠百姓,早已失去民心;其部众多为流民,只为求得温饱,并无死战的决心。

基于这些情报,陶侃制定了“坚壁清野、诱敌深入”的战术:首先下令江夏周边的百姓将粮草尽数藏匿,断绝叛军的补给来源;随后派少量兵力故意示弱,引诱叛军进入预设的山谷伏击圈。张昌叛军久无粮草,见陶侃军队人数稀少,果然倾巢而出,全力追击。

待叛军全部进入山谷,陶侃一声令下,埋伏的士兵即刻冲出,弓箭、滚石齐发,叛军瞬间陷入混乱。陶侃亲自率领精锐部队冲锋,叛军本就饥肠辘辘,又无招架之力,纷纷溃散,或逃或降。此战后,陶侃乘胜追击,接连攻破张昌的七座营寨,最终生擒张昌,彻底平定江夏之乱。

消息传至荆州,刘弘亲自前往营门迎接陶侃,紧握他的手说道:“你的领兵之才,远超我的预期!他日你若能担任荆州刺史,我必定倚仗你为国家的长城!”因平叛之功,陶侃被封为东乡侯,任命为江夏太守。这是他首次担任地方主官,到任后,他立即着手整顿吏治,严惩贪腐的基层官吏;同时修复水利设施,鼓励百姓农耕——经历战乱的江夏,在他的治理下,逐渐恢复生机,百姓皆称“陶太守乃可靠的父母官”。

江夏局势刚稳,江东又生乱局。永兴三年(公元305年),广陵相陈敏趁朝廷内乱,在广陵(今江苏扬州)起兵反叛,自称“楚公”,意图割据江东。陈敏派遣其弟陈恢率领数万军队攻打庐江(今安徽合肥),时任庐江太守袁孚畏惧叛军威势,弃城而逃,庐江瞬间陷入无主状态,百姓惶恐不安,纷纷逃亡避乱。

危急时刻,刘弘再次想到陶侃,上表朝廷任命陶侃为庐江太守,令他领兵前往庐江抵御叛军。陶侃接到任命后,即刻率领部队启程,抵达庐江时,只见城门大开,百姓四处奔逃,城中一片混乱。他当机立断,先命士兵关闭城门,阻止百姓出逃,再召集城中百姓,登上城楼宣告:“我乃新授庐江太守陶侃,奉朝廷之命前来镇守此城。陈恢叛军虽人数众多,却是无纪律的乱兵,不足为惧!只要我等上下一心,坚守城池,必定能保庐江无虞。我在此立誓:只要有我陶侃在,绝不让叛军伤害百姓分毫!”

百姓听闻陶侃平叛的名声,又见他军容整肃、言语坚定,心中渐定。随后,陶侃开始部署防务:一方面组织士兵加固城墙,修补城防,同时储备足够的箭矢、粮食;另一方面将城中的青壮年男子组织起来,编成“民兵”,由军中将士教习基本武艺,协助正规军守城。

数日之后,陈恢率领叛军抵达庐江城下,见城防严整,下令强攻。叛军架设云梯、撞击城门,攻势猛烈,陶侃亲自登上城楼指挥作战,令士兵以弓箭还击,用滚石、热油阻挡叛军登城。陈恢连续攻打三日,叛军死伤惨重,却始终未能突破城防,士气逐渐低落。

陶侃察觉叛军锐气渐挫,又通过侦查得知叛军的粮草营设于城南十里处,便决定发动夜袭。当晚,他挑选三百名精锐士兵,亲自率领,悄悄从城南门出城,绕至叛军粮草营外。此时叛军守粮的士兵皆已熟睡,陶侃率

最新小说: 第一权臣 大明,我来了! 流放抄家?玄学老祖囤货算卦飒翻天! 你管这叫恋爱选项? 女帝:别闹,朕怀孕了! 穿成星际天赋废,靠种田养家糊口 寒门状元 大周:帝国之王霸天下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暴君登基横扫九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