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
然而,姜维的奏疏送抵成都后,却被黄皓扣押了下来。黄皓既不懂军事,也不愿因“战事”打扰刘禅的享乐,竟找来一名“巫师”,让巫师占卜“魏军是否会来”。巫师谎称“天象吉顺,魏军不敢入蜀,陛下无需担忧”。
刘禅本就厌恶政务,竟真的相信了“魏军不会来犯”的谎言。就这样,蜀汉错过了最关键的防御准备时间。邓艾在沓中击败姜维后,乘胜追击,与钟会合力攻破汉中;诸葛绪则率军夺取阴平桥,切断了姜维退回成都的退路。姜维虽拼死突围,率领残部退守剑阁,凭借天险挡住了钟会的大军,却没想到邓艾剑走偏锋,率领数千精兵,从阴平道(今甘肃文县至四川平武)偷渡,穿越七百里无人区,沿途凿山开路、修栈架桥,最终翻越摩天岭,直抵江油(今四川江油北)。
江油守将马邈见魏军突然出现,毫无防备,只得开城投降。邓艾大军士气大振,继续向成都方向推进,很快便攻克了涪城(今四川绵阳)。直到此时,刘禅才从黄皓的谎言中惊醒——他急忙召集朝臣商议对策,有人主张“迁都南中(今云南、贵州一带)”,有人主张“向东吴投降”,还有人主张“坚守成都,等待姜维回援”。刘禅犹豫不决,再次询问黄皓的意见,黄皓却早已没了往日的“镇定”,只能支支吾吾地说:“臣……臣也不知该如何是好。”
不久后,邓艾大军逼近成都近郊的绵竹(今四川德阳北),蜀汉卫将军诸葛瞻(诸葛亮之子)率领禁军前往抵御,最终战死沙场,绵竹失守。消息传到成都,城内人心惶惶,刘禅彻底丧失了抵抗的勇气。他不顾儿子刘谌“父子君臣背城一战,同死社稷”的劝谏,在光禄大夫谯周的劝说下,决定向邓艾投降。
景耀六年(263年)十一月,刘禅率领太子、诸王及群臣,自缚双手,前往邓艾军营投降。至此,刘备、诸葛亮辛苦建立的蜀汉政权,历经四十三年,正式灭亡。
刘禅投降后,邓艾率领大军进入成都。他早就听说黄皓专权误国的种种恶行,入城后第一件事,便是下令逮捕黄皓,准备将其处死。黄皓得知后,吓得魂飞魄散,急忙拿出多年敛财积攒的金银珠宝,贿赂邓艾身边的亲信侍从。这些侍从收了贿赂,便在邓艾面前为黄皓求情,说“黄皓不过是后主的宠臣,若杀之,恐伤后主颜面”。邓艾虽厌恶黄皓,却也考虑到“安抚刘禅、稳定成都局势”的需要,最终放弃了杀黄皓的念头,只是将他关押起来。
此后,刘禅被邓艾迁往洛阳,封为“安乐公”,过起了“乐不思蜀”的生活。关于黄皓的最终结局,史料记载略有分歧:《三国志·蜀书·后主传》仅记载“邓艾收皓,将杀之,皓厚赂艾左右,得免”,未提及后续;而《华阳国志·刘后主志》则称,司马昭后来得知黄皓的恶行,认为“此等奸佞之臣,留之必生祸端”,下令将黄皓处死,以儆效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