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探究秦始皇身世之谜,必然是以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为依据。作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其在众多历史典籍中的权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令人疑惑的是,关于嬴政的生父是谁,作者司马迁给出了两种答案。
在《史记·吕不韦列传》中,司马迁记载了这样一段文字:
“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知有身。子楚从不韦饮,见而说之,因起为寿,请之。吕不韦怒,念业已破家为子楚,欲以钓奇,乃遂献其姬。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时,生子政。子楚遂立姬为夫人。”
这段话的白话意思是:吕不韦在邯郸娶了一位容貌绝美、擅长跳舞的女子(即后来的赵姬)与他同居,并且知道她已经怀孕。有一次,子楚来吕不韦家赴宴,见到赵姬后十分喜爱,便起身敬酒,请求吕不韦把赵姬赐给自己。吕不韦起初很生气,但转念一想,自己已经为子楚散尽家产,本意就是要做一场“政治投机”,于是就顺水推舟把赵姬献给了子楚。赵姬隐瞒了自己怀孕的事,生下了儿子嬴政。子楚随后就立赵姬为夫人。
而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却是截然不同的说法,此篇说这样记载的:
“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及生,名为政。”
这段话的白话意思是:秦始皇是秦庄襄王(子楚)的儿子。庄襄王当年在赵国做质子时,见到了吕不韦的姬妾(赵姬),心生喜爱便娶了她,之后生下了始皇。始皇在秦昭王四十八年(公元前259年)正月出生于邯郸,出生后取名为政。
同一部《史记》为何会有这样的矛盾呢?我是这样推断的:司马迁作为汉代史官,他既要记录秦国官方认可的“正统叙事”(《秦始皇本纪》),又要收录流传于民间、带有六国遗民情感色彩的“野史传说”(《吕不韦列传》)。这种“兼收并蓄”本是为了尊重历史,却意外让这场身世之争成了千年悬案。
其实我们探究历史,就会发现“吕不韦献有孕之姬”这种说法有几个无法自圆其说的漏洞:
其一:吕不韦是中国历史上最顶级的“政治投资人”,他的投资计划是通过扶持子楚登上王位,换取自己的权倾天下。这种投资逻辑是成立的,只要子楚成为秦王,他作为“首功之臣”,必然获得权势与富贵。而“献有孕之姬”的行为,却是一场疯狂的赌博。
我们来分析一下,战国时期没有现代验孕技术,吕不韦无法保证胎儿是男孩,若赵姬嫁给子楚后生下女儿,吕不韦的计划就会破产。
其次是一旦子楚或秦国王室发现真相,这便是“欺君罔上”“玷污宗室”的滔天大罪。吕不韦的前期投资不仅会前功尽弃,还会被灭族;赵姬母子也会被立刻处死。对于一个已为子楚“破家”的投资人而言,这种“赌上全族性命”的操作,完全是违背常理的。
再说,即便他都孩子顺利出生且为男孩,以后也未必一定能继承王位。吕不韦真正的政治筹码,是“帮助子楚成为太子嗣”的功劳。事实上,子楚能被立为继承人,关键是吕不韦说动了秦孝文王的王后华阳夫人,让她认子楚为“养子”,从而获得“嫡子”身份。扶持子楚才是“稳赚不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