吁了口气,脸上没什么兴奋的表情,心中只有一声叹息,还是来晚了。
“暂时这样。隔两个时辰换一次草木灰水,药水减半。活性炭明天换新的。”他对小李交代完,这才转身,看向一直沉默旁观的周振邦。
周振邦迎上他的目光:“老王,真的辛苦了。现在这批海参情况怎么样。”
王大海用袖子抹了把汗,摇摇头:“尽点力,能救回多少算多少。这苗,根子伤了,元气大损,就算缓过来,也长不壮实了,做种是没指望了。”
这话像根针,扎得周振邦心头一刺。
他当然明白,王大海表达的应该是比较委婉了,这一批苗,实际情况可能更糟,算是废了大半。
他沉默了几秒,再开口时,语气郑重了许多:“老王,我周振邦说话算话。你这份情,厂子记下了。今天要不是你,别说苗,这台进口泵也得报销,损失更大。”
他顿了顿,:“我还是那句话,厂子需要你这样的人才。顾问的位置,待遇,都好商量。你再考虑考虑?留在城里,平台、资源,都不是你那小渔村能比的。”
王大海态度坚决的摇了摇头:“周厂长,您的好意,我心领了。可我王大海的根在琼崖村,在海里。”
他顿了顿,微笑着说道:“家里有老爹老娘要顾,有怀着娃的媳妇等着,还有一村老少爷们指着新船队吃饭。公家的金饭碗是好,可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狗窝自在。规矩多了,我这野性子,怕是要憋出病来。”
他目光扫过那些暂时保住的病苗,话锋一转:“不过,今天既然搭了把手,也算跟这海参苗结了个缘。周厂长,您要真看得上我这‘野路子’,我倒是有个想法。”
周振邦精神一振:“你说。”
“这批苗,算是废了。但厂里育苗池的根子问题,您也清楚。”王大海直视着周振邦,“您刚才说平台、资源。我在琼崖村,看中了一片海,水流稳,砂石底,水温合适,是个天然养海参的好窝子。我想试试,用我琢磨的那套‘活水养参’的土法子。”
周振邦眼神闪烁:“你想自己野生放养?”
“对。”王大海点头,“可好苗难求。国营厂的门槛,我今天算是见识了。”他语气实在,“周厂长,您看这样行不行:这批废苗,您横竖也卖不出去,留着也是浪费。不如,匀给我一些?我带回去,死马当活马医,就在我那片海里试试。要是成了,算我捡了个漏,也给厂子探条新路。要是砸了,烂在我自己手里,绝不怨天尤人。”
他这话,说得实在,当然也有一点小精明,要的是别人眼里的废物,却也是他眼中可能的起点。
周振邦没立刻回答,脑子里飞快盘算。王大海拒绝留下,让他失望,但对方展现出的本事和对海参的理解,又让他无法轻视。
这“废苗试验田”的提议,风险在王大海自己身上,对厂子却可能有意外收获。更重要的是,这等于在厂子外面,拴住了一个难得的技术苗子。
“好。”周振邦猛地一拍身旁的门框,下了决心,“老王,你是个有胆魄、有想法的人。这废苗,我做主,你要多少,尽管挑。就当是厂子对你今天援手的谢意,也是对你那套‘活水’法子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