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街角偷偷抹泪。
“看到了吗?”宋欣瞳的声音在少年们身后响起,平静却带着千钧之力,“这就是我们生活的世界。边关的百姓,时刻面临着异族的屠戮和非人的力量威胁;贫瘠之地的百姓,在天灾人祸下苦苦挣扎,朝不保夕;即便是这繁华的都城,也并非乐土,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她缓缓吟出那句流传千古的诗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王朝兴盛,帝王将相歌功颂德,大兴土木,徭役赋税一样不少,百姓依旧辛苦;王朝覆灭,战火纷飞,生灵涂炭,百姓更是苦不堪言。你们告诉我,这是为什么?”
一千名少年,鸦雀无声。他们从未被如此直白地告知这残酷的真相。他们中的许多人,或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或被灌输着“忠君报国”的单一思想,从未如此深入地思考过“百姓”与“国家”、“兴亡”之间的关系。
“因为,”宋欣瞳环视着他们,目光锐利如剑,“因为国家不够强大,因为国防不够稳固,因为朝堂不够清明,因为……我们手中的力量,还不足以保护我们想保护的人,还不足以改变这不公的世道!”
“你们,来到这里,成为‘神机营’的预备成员,不是为了让你们耀武扬威,不是为了让你们升官发财,更不是为了成为某个人或某个家族的爪牙!”宋欣瞳的声音陡然提高,“是为了让你们拥有足够的力量,去守护!守护边关的安宁,守护贫瘠之地的希望,守护繁华都市下的公平!是为了让‘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魔咒,在我们手中,彻底终结!”
“现在,告诉我,你们,准备好了吗?”
一千名少年,在宋欣瞳的话语和亲身的见闻冲击下,心中仿佛有什么东西被点燃了。他们的眼神不再迷茫,不再怯懦,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坚定和……愤怒。对不公的愤怒,对弱小的怜悯,对强大的渴望,对守护的决心。
“准备好了!”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
“准备好了!”
“准备好了!!!”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最终汇聚成震耳欲聋的呐喊,直冲云霄,仿佛要将这压抑已久的情绪,全部宣泄出来。
宋欣瞳满意地点点头。她要的,不是一群只知道杀戮的机器,而是一群有思想、有情怀、有担当的“国之利刃”。思想的觉醒,比单纯的武力提升,更为重要。
回到静心苑,真正的“开学”终于开始了。
宋欣瞳并没有急于传授高深武功,而是先从“洗脑”……哦不,是“思想建设”和“知识普及”开始。
每日清晨,静心苑的大殿内,一千名少年盘膝而坐,诵读经典。但他们读的,不仅仅是儒家的《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还有道家的《道德经》、《南华经》等道藏精典。
宋欣瞳亲自讲解,她将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与道家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守柔处下”等思想融会贯通,告诉他们,真正的智慧,并非偏执一端,而是兼容并蓄,取其精华。
“儒家教我们积极入世,担当责任;道家教我们顺应规律,保持本心。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宋欣瞳站在讲台上,虽然身形矮小,却自有一股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