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贾诩(3 / 4)

随后,贾诩劝说张绣再次投降曹操:“曹操奉天子以令天下,名正言顺;袁绍势大,我们以少量兵力投奔他,他必然不会重视我们,而曹操势弱,我们前去投奔,他定会大喜过望;曹操是个有雄才大略的人,必然不会计较过去的恩怨,反而会借此向天下人展示他的宽容,以招揽更多的人才。”

张绣听从了贾诩的建议,再次投降曹操。

曹操果然如贾诩所料,不仅没有报复张绣,反而握着张绣的手,设宴款待,封他为扬武将军,还让自己的儿子曹均娶了张绣的女儿。

对于贾诩,曹操更是大喜过望,说道:“使我信重于天下者,子也。”

随即任命贾诩为执金吾,封都亭侯,迁冀州牧。

贾诩的这一决策,不仅让张绣得以善终,更让自己成功跻身曹操集团的核心层。

他精准地洞察了曹操的野心、格局与需求,在看似不可能的情况下,为自己和张绣找到了最好的归宿。

归附曹操后,贾诩凭借其过人的智谋,多次为曹操出谋划策,成为曹操麾下重要的谋士之一。

建安五年(200年),官渡之战爆发,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对峙,战事胶着,曹操军粮将尽,心中十分忧虑,便问贾诩该如何应对。

贾诩回答道:“您在精明、勇敢、用人、决断这四个方面都胜过袁绍,之所以相持半年而不能取胜,是因为您过于追求万全之策,不敢冒险。若能抓住时机,果断出击,很快就能决出胜负。”

曹操听后深受启发,随即率军奇袭乌巢,烧毁袁绍的粮草,最终大败袁绍,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占领荆州,打算顺江而下,讨伐孙权和刘备。

贾诩劝阻道:“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汉南,威名远着,军势既大;若乘旧楚之饶,以飨吏士,抚安百姓,使安土乐业,则可不劳众而江东稽服矣。”

意思是说,曹操刚刚平定北方和荆州,应该先安抚百姓,发展生产,让江东地区的人自动归附,而不是急于用兵。

然而,此时的曹操正值志得意满之际,并未听从贾诩的建议,执意率军东进,结果在赤壁之战中大败而归,错失了一统天下的最佳时机。

经此一役,曹操更加认识到贾诩的远见卓识,对他愈发倚重。

建安十六年(211年),马超、韩遂等关中军阀起兵反叛,曹操率军西征。

双方在潼关对峙,马超等人多次挑战,曹操坚守不出。

贾诩向曹操献上离间计,让曹操先与韩遂单独会面,故意谈论一些无关紧要的话题,显得两人关系亲密,又在给韩遂的信中多处涂改,让马超等人怀疑韩遂与曹操暗中勾结。

马超等人果然中计,互相猜忌,军心涣散。

曹操趁机率军出击,大败关中联军,平定了关中地区。

此计的成功,充分展现了贾诩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和对人心的精准操控。

在曹操的众多谋士中,贾诩与其他人不同,他从不主动献计,只有在曹操询问时才会发表意见,而且每次都能切中要害。

他深知曹操多疑的性格,因此始终保持低调,不结党营私,不参与派系斗争,一门心思只为曹操出谋划策。

他的儿子贾穆、侄子贾访也都极为低

最新小说: 嫡嫁千金 中年离婚,我嫁豪门红遍全网 第一权臣 修仙界最沙雕的女魔头,竟是我 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 闪婚成宠:全能娇妻杀疯了! 暴君登基横扫九州 游戏?还是哲学? 还说你不是神仙 唐时明月宋时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