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傍晚,岳飞率领五十骑兵返回大名府。
校场上,张所与赵九龄早已等候在那里。
见岳飞等人押着数十名俘虏,身上虽沾着血迹,却个个精神抖擞,张所心中大喜,快步上前,拍着岳飞的肩膀道:“岳壮士果然不负所望!
五十人破五百金贼,此等战绩,足以震慑敌胆!”
赵九龄也叹道:“岳壮士不仅武艺高强,且有勇有谋,真是难得的将才!”
岳飞抱拳道:“全赖大人信任与兄弟们奋勇,岳飞不敢居功。”
张所闻言,更是赞赏,当即说道:“你有如此才能,再让你做帐前使唤,便是屈才了。
我意‘以白身借补修武郎’,你可愿意?”
修武郎虽只是正八品的武官,却已是有品级的官员,对于此刻无官无职的岳飞而言,已是天大的提拔。
岳飞心中激动,再次单膝跪地:“谢大人提拔!
岳飞定当尽心竭力,为大人分忧,为大宋效力!”
此后,岳飞更是勤勉,无论是操练兵马,还是勘察地形,都亲力亲为。
他所带的士兵,个个训练有素,士气高昂。
没过多久,张所便又将他升为统领,让他统领一千兵马。
岳飞感念张所的知遇之恩,愈用心,每日都与士兵同吃同住,亲自教授他们武艺与战术,短短数月,他手下的一千兵马便成了大名府最精锐的部队。
又过了半年,金军再次南下,攻打浚州。
张所命名将王彦率军出征,临行前,他特意将岳飞叫来,说道:“王彦将军乃河北名将,久经沙场,你此次随他出征,可要多向他学习。
我已奏请朝廷,升你为统制,分隶于王彦部下,望你能再创佳绩!”
岳飞闻言,心中百感交集。
自渡河投奔张所以来,不过一年光景,他便从帐前使唤一路升为统制,这其中离不开张所的赏识与提拔。
他再次对着张所深深一揖:“请大人放心,岳飞定不负大人所托,随王彦将军北上杀敌,定要将金贼赶出浚州,赶出两河,赶出中原!”
次日清晨,王彦率领三万大军出征,岳飞身着崭新的统制戎装,腰间悬着那柄伴随他多年的铁锏,手持长枪,率领麾下一千兵马,跟在大军之中。
队伍缓缓驶出大名府,阳光洒在士兵们的铠甲上,泛着耀眼的光芒。
岳飞勒住马头,回头望了一眼大名府的城门,心中默念:“张大人,待我凯旋归来,定要与你共饮庆功酒!”
说罢,他双腿一夹马腹,长枪向前一指,大喝一声:“兄弟们,随我杀贼去!”
身后的士兵齐声应和,声音响彻云霄,伴随着马蹄声与铠甲的碰撞声,朝着浚州的方向疾驰而去。
那道挺拔的身影,在晨光中愈坚定,仿佛一柄即将出鞘的利剑,誓要将侵略者的野心,斩断在这片饱经沧桑的土地上。
王彦大军的马蹄声渐远,尘土在晨光中缓缓落定,大名府的城门依旧巍峨,却不知为何,在张所眼中竟添了几分萧索。
他负手立在城头,望着浚州方向久久未动,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城垛上的斑驳痕迹——那是历年战火留下的刻痕,像极了大宋如今千疮百孔的江山。
赵九龄不知何时走到他身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