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一代帝王刘义隆 > 第二十九章 彭城王取代王弘任司徒

第二十九章 彭城王取代王弘任司徒(2 / 2)

仍在荆州,王弘仍是宰辅。

几年前,左光禄大夫范泰在徐、傅当政时,因准备上书皇上建议恢复庐陵王爵位而遭到儿子的反对,其事未成。如今,范泰年事已高,但耿介之气未改。在家人的陪伴下,他不顾高龄,驱车来到王氏府邸。见范光禄来访,王弘快步恭迎,亲扶范光禄轻缓下车。

才落座,一向直言的范泰也不绕什么弯子,始一言,就直奔主题:

“天下事众,而权要难居。卿兄弟盛满,应当深思降抑。彭城王,帝之次弟,应征还入京,共参朝政。”

范泰的来访,并无什么新意,但言简意赅。也许,重要的是,不在于范泰带来了什么,而在于范泰的亲自到来。这再一次使王弘不能安坐。王弘再一次上求退表,以为当今旱灾之因,是“宰辅之失”,故“上天谴之”,又引经据典,力请陛下使彭城王回京入辅:

“异姓为后,宗周之明义;亲不在外,有国之所先。”周王朝是后世的典范:周公、召公辅政。

刘义隆先是坚决不许,以为“王公体道渊虚,明识经远,使朕安居垂拱”,现在王公固辞,贤相离位,岂不是告示天下朕之不德吗?后来见王弘求退心切,反复至于再三,于是不得已,刘义隆这才下诏,“敬从司徒之所请”,然后召彭城王义康回京入辅,参赞机务。

元嘉六年春,彭城王刘义康告别了镇守三年的江陵,回到京都,代替王弘任司徒、录尚书,兼平北将军、南徐州刺史,与王弘共辅朝政;王弘复任侍中,兼扬州刺史。

彭城王回京以后,接替他的又是谁呢?

按照先帝遗言,荆州是国家根本,不可使外姓居之。这样,继任的,依兄弟行次,就该是皇上的五弟、年仅十七岁的江夏王义恭了。江夏王自幼受先帝宠爱异常,他虽也涉猎文史,但那养成的骄奢之性,对一个镇守国家重镇的主帅来说……这让刘义隆颇费踌躇。

最新小说: 救了我的命,就留在我家当姑爷吧 朱元璋能看到我的梦境 炼狱之刃 抗战:开局无限物资,老李麻了 小房东【香朵儿】 别惹她!墨爷的小祖宗是全能大佬 重生78年,从组装豹2坦克开始 大成风华之绝响 赤色军工,刚建国你就要造航母? 顾佳燃,你是我独一无二的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