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修仪在宫中的境遇,是她的独子虎头并不清楚的。.虽然虎头也有探望母亲的机会,但在那有限的时间里,他也是难知详情的;从另一个角度说,他有他自己的事,他还管不了他自己之外那么多的事。小时候,在母亲想当皇后的只言片语的影响下,虎头作为皇上的次子,就曾有过想当太子的念头。他还没有他的母亲的念头强烈,但他也知道太子和诸王的不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更认识到这之间差别之大。
他把希望寄托在他的母亲的身上。
凭着母亲在后宫的地位,他会这么想——如今皇后已经死了,这皇后的印绶不就是他母亲的吗?凭着他的仪表堂堂,他也会这么想——人们都说自己大有父皇之风;而凭着父皇对母亲和自己的偏爱,他更会这么想。不是吗?四叔彭城王得罪父皇被流放南方,原先四叔兼任的扬州刺史这一要职就给了自己。自己只是一个十多岁的毛头小子,但自己却是皇上宠爱的“母后”潘修仪的独子——姑且用“母后”这个词来称呼母亲吧,因为母亲被封为皇后只缺一个或迟或早的仪式而已。这被称为“国家根本”的扬州不给自己又会给谁呢?只是自己年纪尚幼,不然,那司徒府也应该是自己的了!
现在,被封为始兴王的刘濬正是以这样一副自命不凡的神态傲然地跨进了学堂的。
今天,是始兴王师为他开设的专讲。依照传统的习惯,朝廷为诸王分别设有师、友和文学,职位同为六品。王师此前曾告诉他昨日是诸王集中听讲的日子,诸王如三皇子刘骏、四皇子南平王刘铄以及六皇子广陵王刘诞都按时去听讲了,但昨日他却带着几个心腹小厮出城云游去了,今日王师特意为他开设了专讲。
在始兴王看来,也许自己,也只有自己和诸王并不相同。
始兴王尚未入堂,王师沈璞就已经在那里“恭候”多时了。
沈璞是高祖爱将沈林子的小儿子。沈林子和其兄沈田子都曾因为追随高祖,深得高祖赏识。高祖当年率军北伐,沈田子率领众人力战,缴获姚泓乘舆服御,而沈林子也随同檀道济进攻蒲坂,立有战功。待大事平定,高祖在长安文昌殿大宴群僚,举着酒杯称赞沈田子说:“平定咸阳,卿有功啊!”后来,刘穆之死,高祖东归,留下次子桂阳公义真镇守长安,即以王修、王镇恶、沈田子为辅佐。沈田子等人疑忌王镇恶而杀之,王修又杀了沈田子。后来高祖上表朝廷,为沈田子辩解,说他是狂病作,不追其罪。
高祖代晋称帝,宜都王刘义隆出镇荆州,高祖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