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也是用兵之要。臧质千人若能退敌保城,则功不在我;若应避贼南归,则需依仗舟船,平添千人则更相践踏,此正足以为患。今日不如闭门不纳。”
沈璞并没有接受这一建议:
“魏虏不会登城,我敢保证;乘舟船归京,也不在我考虑范围之内。魏虏残害军民自古未有,屠城、剥皮之酷是众所共见,稍微有幸的,不过是被驱逼到北国做奴婢而已。臧将军所领之众,怎不惧怕屠城、剥皮?人多则敌退,人少则敌退缓,我怎能因贪功而缓贼?更何况臧将军千人也是国家力量。无须多言。‘同舟共济,胡、越一心’!”
沈璞于是命令打开城门迎接臧质。入了城,臧质及其将士见城隍坚固,人心安定,又见仓中米面丰盛,库内器械堆积如山,大喜,众人高呼万岁。
魏军数十万人南下时不带粮草,只以抢夺百姓财物为资助。过淮之后,百姓大多逃难,剩下的荒村空屋,魏军抄掠无所得,因此人马饥乏。当听说盱眙城内储备丰足后,他们也大喜,打算以盱眙储备作北归之资。攻破胡崇之等三营之后,他们也曾乘胜试攻盱眙城,但无奈城守完备,不见丝毫效果,而大军又急于南下,于是拓跋焘就留下将军韩元兴率数千人包围着盱眙城,等待回头时再来强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