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降!让他们派个能管事的来点收!对了,告诉他们,老子手下这帮兄弟,得给条活路,有饭吃!”末了,又嘀咕一句,“娘的,早知今日,当初就该跟那前隋朝运荔枝的学学怎么跑路……”
这“运荔枝的”典故,不知他从哪个走南闯北的商贩嘴里听来,竟在此时派上了用场,带着一种荒诞的冷幽默。
蒋善合和孟啖鬼的归降,如同两片投入看似平静湖面的落叶,涟漪虽小,意义却不凡。它标志着曾经盘踞在河南、山东交界,给隋末乱局添上浓重一笔的孟海公势力,彻底烟消云散,连最后一点残渣也被大唐这台高效运转的战争机器扫进了历史的角落。中原腹地东翼的隐患,至此基本拔除。长安的诏书带着程式化的褒奖很快送达,安抚了降将,也宣示了主权。
李渊在听尚书省汇报这两起“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归顺时,正用一方丝帕慢条斯理地擦拭着指尖残留的、早已干涸发暗的牡丹汁液。他听着,脸上没什么表情,只在听到孟啖鬼要求“有饭吃”时,嘴角几不可察地抽动了一下,不知是觉得粗鄙还是可笑。“总算清净了东边。”
皇帝淡淡地说了一句,目光却不由自主地飘向殿外北方的天际。殿角的铜漏依旧滴答作响,案头新换的牡丹开得正好,馥郁的香气似乎重新压过了那若有若无的血腥。然而,一丝冰冷的预感,如同北疆悄然集结的风云,缠绕在李渊心头。突厥颉利可汗那双贪婪的眼睛,绝不会因一个郡王的死而满足,更不会因山东两个降将的归顺而移开。
帝国的盛宴之下,暗流从未停止涌动。长平靖王李叔良的血,才刚刚渗入北地的黄土;而下一支不识趣的、比荔枝核更致命的箭矢,会在何时、何地,射向谁呢?
读者朋友们,揭开大唐盛世帷幕的历史纪实小说《大唐凌烟志》已震撼连载!作者凌云朗月依据唐史典籍,以独到视角为您再现那段波谲云诡的三百年。在这里,您将亲历玄武门之变的血色黎明,解密凌烟阁功臣的宦海沉浮,见证贞观盛世背后的权力博弈,了解全国各地古今人文地理。本部作品将持续每日更新,敬请追更!期待您在章节评论区,分享独到历史观,推演历史谜题,交流阅读感悟,让我们共同拨开千年迷雾,探寻那些被千年时光尘封的真相。一部《大唐凌烟志》,半卷江山血泪史。明日首更,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