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世界影响力(2 / 6)

nbsp; 山口正雄看着远去的船影,感慨道:“现在日本航运公司都在学我们,与其自己造船承担风险,不如长租环球航运的 VLCC——您的船队不仅吨位大、运营成本低,更重要的是专业,比我们自己的船都安全。”

    陈光良闻言,目光投向远方——那里,还有 25艘为环球航运建造的 VLCC正在赶工。

    他知道,日本航运公司的“退避”,不过是环球航运重塑全球航运格局的开始。

    在欧洲,希腊船东们正陷入焦虑:环球航运以“更低租金、更长账期”的策略,抢走了埃索、德士古、壳牌、BP等巨头的原油运输订单,雅典的船东协会甚至召开紧急会议,呼吁“抵制华人船队的低价竞争”;

    在美国,环球航运的船只通过利比里亚、巴拿马等“方便旗”登记,巧妙避开了美国对外国船队的限制,将油轮租给埃克森、美孚等公司,成为美国原油进口的“隐形运力支柱”。

    “东星号”下水一周后,《纽约时报》的一则头条新闻,让环球航运彻底走进全球视野——《环球航运吨位超苏联,华人船王掌控半个“海上油库”》。

    报道中附带的图表清晰显示:截至 1969年 5月,环球航运总运力达 1200万吨,其中油轮占近1000万吨,不仅超过苏联商船队的 1100万吨,更达到美国“商业运营商船”吨位(2100万吨)的 57%。

    “若仅以油轮计算,环球航运的运力占全球油轮总吨位的 30%,相当于希腊全国油轮运力的总和还多的多。”

    报道中这样写道,“更值得关注的是,这家公司的船只大多以‘长期租赁’形式运营:租给日本公司的油轮,被计入日本商船吨位;租给欧洲公司的,则被纳入欧洲国家的航运统计,其‘隐藏运力’远超账面数据。”

    新闻一经发布,全球媒体纷纷转载。

    香港《东方日报》以“华人之光:陈光良与他的海上帝国”为题,详细追溯他从 1945年重启船队,到 1969年成为“世界第三大航运力量”的历程;

    英国《金融时报》则分析道:“环球航运的崛起,打破了希腊、日本、美国、英国对全球航运的垄断,未来十年,全球原油运输的定价权,或将掌握在这位华人船王手中。”

    环球航运香港总部的办公室里,陈文锦拿着报纸,兴奋地对父亲说:“现在全球航运界都在讨论我们,连巴拿马总统都发来贺电,

最新小说: 废婿之隐龙觉醒 宦海狂澜 被他吻时心动 别给我刷黑科技啦 官妻 哄我婚前试爱?闪婚哥哥死对头他才后悔 乱世帝都 重生七零:虐渣后我嫁糙汉赢麻了 亲妈重生在七零,带着崽崽杀疯了 重生1985,从卖火锅开始成为世界首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