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阳春面,雷打不动。
“哎,张大爷,您坐,汤刚熬好,马上就来!”
李桂兰应着,转身进厨房下面。
水开了,抓一把细面放进锅里,用筷子搅两下,等面浮起来,再煮一分钟就好。
捞进碗里,浇上熬好的骨头汤,撒上葱花、盐、少许酱油,一碗阳春面就成了。
张大爷接过面,筷子一挑,热气腾腾的,先喝了口汤,“嗯,还是这个味儿,比对面那家强多了。”
李桂兰笑着擦桌子,“您喜欢就好,豆浆刚磨好,给您盛一碗?”
“好嘞,甜的啊。”
六点多,学生们该上学了,小宇背着书包跑过来,喘着气说:“李阿姨,一碗馄饨,要芹菜馅的!”
小宇是附近中学的,父母离婚了,跟着奶奶过,每天早上都来这儿吃馄饨。
“别急,刚包好的,马上煮。”
李桂兰从冰箱里拿出馄饨,下锅煮三分钟,捞出来浇上鸡汤,撒点虾皮。
小宇吃得快,一边吃一边说:“李阿姨,昨天我们班考试,我数学考了九十多分!”
“真厉害,下次阿姨给你加个蛋。”
李桂兰摸了摸他的头,小宇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七点半,店里的人多了起来,有上班族,有买菜回来的大妈,都熟得像一家人。
王婶提着菜篮子进来,“桂兰,给我下碗杂酱面,少放辣,我最近嗓子不舒服。”
“知道了,您坐,我给您多放点儿青菜。”
王婶是老顾客了,老伴儿走得早,女儿在外地工作,平时就一个人过,经常来这儿吃碗面,跟李桂兰聊聊天。
“对了,桂兰,小勇怎么样了?还没缓过来呢?”
王婶小声问。
李桂兰手上的动作顿了一下,“还那样,不愿说话,我也不敢多问。”
“你也别太急,孩子心里有数,我那闺女当年也没考上本科,后来读了职校,现在不也挺好的?”
王婶安慰道。
“嗯,我知道,就是心疼他,熬了那么久。”
李桂兰把杂酱面端给王婶,转身去给别的顾客下面,心里却像压了块石头。
中午人少的时候,李桂兰才能歇会儿,坐在门口的长凳上,晒着太阳。
小勇从屋里出来,手里拿着一张纸,递给她,“妈,我想好了,我不去复读了,我想去学厨师。”
李桂兰接过纸,是本地职校的招生简章,厨师专业的介绍印得清清楚楚。
她抬头看小勇,儿子的眼神很坚定,不像之前那样迷茫了。
“学厨师?你想好了?”
“嗯,妈,我喜欢做饭,你看你每天这么累,我学会了就能帮你,以后咱们还能把面馆开大点儿。”
小勇的声音有点哽咽,“我知道我没考上本科,让你失望了,但是我会好好学的,不会让你白辛苦。”
李桂兰的眼泪一下子就涌了上来,她赶紧擦了擦,拉过儿子的手,他的手不像自己的那么粗糙,却也有了点力气。
“傻孩子,妈什么时候失望过?只要你踏实干,想学什么妈都支持你,学厨师好,以后饿不着,妈高兴。”
那天中午,李桂兰炒了两个菜,母子俩坐在店里吃,小勇说了很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