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荡荡的骑兵集结,从这处稀疏的小树林中出现。
藏不住的,敌人会随着马蹄的脚印追击,他们人困马乏,敌人精力充沛。骑兵部队做了一个向死而生的决策,向西前往那个村屯,借助房屋地形进行反击。
下午两点时许。
抗联骑兵部队抵达这个不知名的村屯,村屯内驻守的伪满警察和当地汉奸民团武装见骑兵出现,以为是伪满军的骑兵,警所的所长和保长一行人出门迎接,抵近一看领头的骑兵头上戴着红色五角星军帽,顿时大骇。
整个东北已经传遍了,头戴五角星军帽,胳膊绑红布条的只有抗联。
汉奸们转身就跑,可骑兵已经杀到,他们跑了不到百米,前锋骑兵战士追上,掏出手枪就是一顿射击,大声斥责他们放下武器投降。如此,抗联骑兵部队不费吹灰之力便攻占整个村屯。
进村后,老侯观察地形,村子如其他部落集团一样,外围都构筑有土墙和木墙,只有一个出口。这样的工事防御土匪或者野兽还行,真正打起仗来就显得不够看。
将马匹全部留在村里,老侯气势汹汹让汉奸保长准备粮草,一边召集当地村民,拜托他们帮忙烧火做饭,给战马喂食。
炊烟升起,说是拜托,可当地老百姓并不了解抗联,当兵的说什么,他们也只好去办。只不过抗联不抢他们的粮食,一应粮食都是从汉奸保长家里搬出来的。
杀猪宰羊,跟过年似的,汉奸保长一家躲在屋里,看着家里的东西被搬出来供抗联骑兵使用。
战士们拿起铲子、锄头之类的,开始在围墙边上挖土,加固防御工事,一面将村子边上的围墙拆掉,做好撤退的准备。
看着并不完备的防御工事,老侯心里直发毛。
不到一个小时,外面掀起一阵烟尘,兴安军骑兵杀过来。
“包广。”
“到。”
老侯对他说:“这里要打仗了,你安排群众撤出去,不然容易被战斗波及。”
“行。”
战火燃烧到阿伦河东岸这个不知名的村屯,无论他们是有心帮助抗联,还是给日伪当顺民,战争既然燃起,就不会放过任何一个人。
拖家带口也好,独自逃亡也罢,抗联战士们看着当地村里的老百姓仓皇逃离。包广站在门口,一个劲的给他们说,见着日伪军后一定要咬定是不愿意帮助抗联才逃出去的,如此日伪军才不会牵连到他们。
抗联骑兵部队的战士们很难受,如参谋长冯志刚说的那样,在长达数年的统治中,他们已经听天由命。无论是国民政府统治还是伪满政府统治,不过是从贫困走向另一个极端的贫困,他们是被抛弃的三千万人之一,也听天由命的遗忘掉自己的国家。
在这里,抗联并没有得到想象中的欢迎,信任不会因为耳边的传言出现,也不会随着一面之交而根深蒂固。
马蹄声越来越近,已经在地平线上看见擎着伪满军旗的骑兵,村里的老百姓们听天由命的离开村子,现在抗联骑兵战士们毫无顾忌做起战斗准备。
考虑到他们是骑兵,并未携带重武器,为数不多的火力支援是轻机枪和掷弹筒,老侯有些拿不定主意,转念一想,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