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角咧至耳根,露出全部牙齿,整张脸像被无形的手撕开。一次旋转中,他手臂扫过伊凡鼻梁,鲜血瞬间喷涌。当体育老师赶来,阿纳托利已恢复“模范”表情,关切地问:“伊万·彼得罗维奇,需要去医务室吗?革命事业需要健康的身体!”体育老师挠头嘟囔:“他这是在锻炼革命意志……你应该离远点。”
十年后,伊凡在档案馆的霉味中重逢阿纳托利。那份“模范员工”材料详细记录了他在“新西伯利亚狼性集体农庄”(原国营第17机械厂改制企业)的“事迹”:
“阿纳托利·伊万诺维奇·科瓦廖夫同志,以高度革命自觉性投身社会主义竞赛。1986年至今,主动揭发‘思想落后行为’127起:包括但不限于——上班期间阅读《日瓦戈医生》禁书(第37起)、洗手间停留超时(第89起)、午餐时未高唱《国际歌》(第112起)。在2019年‘狼之舞’大赛中,连续旋转8小时32分钟,打破旧时代纪录,生动诠释‘狼性’精神内核:永不疲倦,永远向前!”
文件附照中,阿纳托利站在装修如东正教堂的办公室内。背景油画描绘“狼神显圣”:一个面目模糊的西装男从金币堆中升起(其面容酷似国家领袖与列宁的混合体),周围环绕着跳“狼之舞”的员工。阿纳托利穿着亮片西装,金领带刺眼,脸上仍是那个八齿微笑,却像戴了副僵硬的面具。最骇人的是表彰大会照片:阿纳托利立于舞台中央,周遭员工脸庞模糊如水渍晕染的墨迹,唯他瞳孔清晰——反射的聚光灯使双眼如两粒燃烧的煤块,灼烧着观者灵魂。
伊凡突然窒息。阿纳托利从未长大。他只是从告密的小学生,蜕变为告密的“模范员工”;从广播体操的癫狂,升级为“狼之舞”的殉道。在这个荒诞的北方联邦,告密者被铸成金像,沉默者被斥为“缺乏狼性”。窗外,雪仍在下。伊凡踱至窗前,见街对面一群穿金制服的年轻人在雪中跳“狼之舞”。动作整齐如机器,脸上挂着阿纳托利式的微笑。雪花落在他们张开的手掌,瞬间融化成泪,仿佛连西伯利亚的寒冬都在为这些扭曲的灵魂哭泣。天边,血红的夕阳沉入地平线,将城市染成病态的橙红——像1986年切尔诺贝利事故后,伊凡在新西伯利亚街头看到的诡异晚霞。
但布尔加科夫式的魔幻才刚刚开始。当晚,伊凡值夜班整理档案。档案馆陷入死寂,唯有炉火噼啪作响。他鬼使神差地重读阿纳托利的文件,忽然发现照片上的微笑在动!阿纳托利的嘴角缓缓上扬,八颗牙齿在昏黄灯光下泛着冷光。伊凡惊跳起来,文件却从手中滑落。更诡异的是,散落的纸页竟自动拼成一行字:“伊凡·彼得罗维奇,你也是叛徒”。冷汗浸透衬衫时,档案柜深处传来抓挠声——不是老鼠,是某种更庞大的东西在移动。柜门“吱呀”开启,一只独眼的黑猫踱出(它的眼睛一金一蓝,像魔鬼的使者),口叼一卷泛黄的《真理报》。猫将报纸甩在伊凡脚边,头条赫然是:“新西伯利亚第42学校表彰告密模范——阿纳托利·科瓦廖夫”。日期:1986年11月8日。伊凡颤抖着翻开,内页竟印着今日档案的复印件,而阿纳托利的照片下方多了一行小字:“狼性永存,告密不朽”。
“这不可能……”伊凡喃喃自语。黑猫却人立而起,用谢苗·伊万诺维奇的声音说话:“怎么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