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战略推演(1 / 2)

她提出建议:“或可参照‘账房’模式之优,在官坊中试行‘小组计件’与‘超产分红’,调动织工之利;

同时,请府衙出面,与各大‘账房’订立章程,规定其必须为织工缴纳部分‘工伤互助金’,

并设定最低工价。此为学生整理的数家工坊成本利润对比及章程草案。”

姜淮拿起那几页浸透着实地走访心血的草案,看向苏菡:“可知推行此章程,会触动‘账房’利益,他们将如何反弹?”

苏菡显然思考过:“学生探知,几家大‘账房’背后皆有士绅支持。

可先寻一两家与书院有善意的士绅沟通,由其带头响应,形成示范。同时,可在《两江新例》修订中,加入鼓励工坊改善雇工待遇的条款,以为依据。”

“善!”钱文奎忍不住低声赞道,“既知实务,又通权变。”

姜淮眼中也露出赞赏之色:“能看到官坊之弊,民间之优与其弊,并提出调和之策,更思及推行之法,苏菡,你此次历练,颇有进益。”

后续几位学子,有的调研了盐场晒盐法的改进,带回了不同光照、湿度下的产盐数据对比;

有的考察了新式水车在丘陵地的适用性,绘制了详细的改造图纸;有的甚至暗访了某些县府的税吏,记录了其盘剥百姓的隐秘手段,并提出了整肃吏治的具体参劾建议。

每一个人的汇报都围绕着具体的问题、扎实的数据和可行的方案。姜淮和他的核心团队如同最严格的考官,不断追问细节,推敲方案的可行性,甚至模拟可能遇到的阻力。

汇报持续了整整一日。结束后,姜淮看着这些虽然疲惫但眼神更加坚定的年轻门生,肃然道: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尔等今日所呈,方是真正学问之发端。

记住,将来无论尔等身处何位,决策之依据,当如今日这般,源于实地,基于数据,成于思辨,而非源于臆测,基于空谈,败于昏聩!”

“学生谨记先生教诲!”

这些经过严格实务历练的门生,如同被投入熔炉反复锻打的精钢,他们不仅深刻理解了姜淮推行各项新政的初衷与难点。

更积累了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并在此过程中,将“经世致用”的理念彻底内化于心。他们,才是姜淮理想和事业真正能扎根于现实土壤、并得以延续的关键所在。

……

清流书院,“战略斋”。

此处并非传统书斋,更像一间沙盘室。墙上悬挂着巨幅《大明舆图》与《海疆万里图》,角落甚至摆放着简易的漕运、海防沙盘。

此刻,斋内气氛凝重,姜淮端坐主位,顾青岩、钱文奎等几位核心教习旁听,数名“菁英班”学子屏息凝神。

今日的推演课题,直接以学子李钰为假想主角。

“李钰,”姜淮声音平淡,却带着无形的压力,“假设你已外放浙江宁波府同知,掌海防、市舶。

今日接报,三艘倭船悬挂‘平户松浦氏’旗号,借口‘风暴损舵’,请求入港避风修整。其船吃水颇深,不似空载,且船队阵型戒备。你,当如何?”

李钰深吸一口气,知道考验开始。他并未急于回答,而是先走到海图前,手指点向平户与宁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库】 www.biquku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古人看我玩原神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农民将军 苏定方演义 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 如何拯救德意志 中国古代名人传 红楼群芳谱 世威大帝 大明:我是朱标他舅